DK效應.png

《The Dunning-Kruger effect》
 
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做「掩耳盜鈴」,大致典故是說:小偷盜鐘時,因為鐘太過巨大,因此決定將其敲碎,再一片一片帶走。
結果一動手,鐘就發出宏亮的聲音,傳遍天地。
小偷害怕鐘聲會引發其他人的搶奪,於是趕緊摀住耳朵,因為他深信只要自己聽不見,別人也會聽不見。
這個故事被後人濃縮成「掩耳盜鈴」,用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且妄想藉以瞞騙他人,也就是「自欺欺人」。
 
不過,問題的”根”真的是自欺欺人嗎?
既然小偷連續敲了那麼多下,又沒落跑,可見他是真的相信摀住耳朵是管用的。
 
這裡衍伸出兩個問題:
 
1. 他到底為何做出這種誤判,而且還信以為真?
2. 「相信即看見」有沒有帶領他走向他相信的結果?
在此案例中就能一目了然。
小偷【相信】摀住耳朵管用,因此他也【看見】(體驗到)了這樣的結果,於是他繼續大力的敲鐘,開心得不得了。
直到他被逮到,才發覺光是【盲信】並不具任何意義。
 
只要能精通「相信即看見」的正反操作,並參透其中的原理,那就不會犯下這種錯誤。
 
不過,這一篇要探討的主題不是「相信即看見」,而是第1點,小偷到底為何做出這種誤判,而且還信以為真?
 
讓我們開始今天的抽絲剝繭……
 
笨賊的案例,事實上在世界各地都相當的豐富,可說是多采多姿啊~
 
另一個故事發生在1995年的某一天,有個歹徒在匹茲堡搶了兩家銀行,過程中毫無掩飾的對著不同的鏡頭微笑,似乎完全沒把法律放在眼裡。
 
但是沒過多久,這名歹徒就遭到警察的逮捕逮。
當歹徒被上銬時,他顯得相當的訝異,嘴裡喃喃唸道:「我明明就有抹檸檬汁…… 明明就有抹檸檬汁啊……」
 
在詢問之下,歹徒透漏了他的「小秘密」。
他把檸檬汁抹在臉上,並【相信】這麼做可以讓他在攝影機前面隱身。
 
注意這裡!
 
這不單是歹徒有這樣的想法,他對這個想法簡直是自信滿點,非常的有把握。
他認為,既然用檸檬汁寫字,能讓字體隱形。
那只要把檸檬汁抹在臉上,他的臉也能夠隱形,如此一來,任何攝影機都無法錄到他的五官。
 
顯然,這是極度愚蠢的思維和推理。
但有趣的是,即使在警察秀出他被錄到的影片,他依舊對此感到驚訝無比,並認為那是造假影片,然後開始鬧彆扭。
因為…… 因為…… 檸檬汁明明就已經抹在臉上了啊…… 這怎麼可能……… 
假的! 你們眼睛業障重啦!
 
警察發現,這個歹徒既不是瘋子,也沒有嗑藥。
但如此離奇的是,他竟然蠢到這種程度。
 
而這「非凡的案例」引起了兩個心理學家的高度關注;他們是鄧寧和克魯格 (Dunning and Kruger)。
他們兩人研讀著這份報告,想找出是什麼因素,讓歹徒在【明顯有問題】的地方,對自己的錯誤判斷如此有自信。
他倆甚至為此做了一系列的社會實驗,測驗結果非常的驚人……
 
首先,他們辦了各項考試,並邀請了許多學生來參加。
透過這些考試,他們大量的研究了這些學生們的文法、寫作能力、邏輯能力,以及幽默感。
在計算出每個人得到的分數後,他們訪問了每個學生,讓他們猜測自己跟其他人比起來,這場考試考得如何。
 
就在這裡,鄧寧和克魯格有了耐人尋味的發現!
 
那些考試分數最低的學生們,他們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。
而且不是高估一點點,而是天差地遠。
他們的成績在平均值以下,但他們卻相信「自己肯定比大部分的人更高分」。
淺顯易見的,這些學生連自己有多不擅長這些領域都搞不清楚。
 
有趣的來的!
 
一樣的問題,那些分數高於平均值的學生卻有了不同的回答。
雖然一樣是誤判,但誤判的內容不同。
 
高分的學生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,更誤判了大部分學生的能力。
他們【知道】自己的平均分數是高分的,但那是因為他們覺得【考試很簡單】。
事實上,他們相信【大部分的學生都是高分的】,因為他們以為【這考試對每個人來說都很簡單】。
 
這個實驗結果,被稱之為:Dunning-Kruger effect(中文:鄧寧-克魯格效應)
專門拿來形容一種認知偏差:
能力欠缺者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,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。
由於觀察力不足,甚至無法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不足的。
反之,非常能幹的人往往會低估自己的能力,錯誤地假定他們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,其他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。
 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稀鬆平常看見許多Dunning-Kruger effect的例子。
 
即使是唱歌很厲害的人,在參加歌唱比賽後,在後期被其他歌手淘汰,他們也自認輸得心服口服,因為深知自己在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部分。
 
但你是否看過,唱歌五音不全的人,跑去參加歌唱比賽,還很訝異自己在第一輪就被淘汰的例子?
有些參賽者甚至會在台上森77,表示不服氣。
 
「我輸在哪裡? 是你們耳朵有問題吧!」
 
咦? 許多觀眾疑惑,這些人難道沒聽到自己唱歌從頭到尾都走音嗎?
搞不好台下觀眾都比他們更會唱,為什麼他們要感到意外,為什麼生氣呢?
或應該說,全程都在走音的人,怎麼會去報名歌唱比賽,還表示自己一定能奪冠?
這份自信到底哪來的?
 
實際發生的是,在他們的觀察範圍內,自己一直都是屬於「會唱歌的」那一群。
一首歌,如何帶情感去詮釋、哪裡要轉音、如何轉音、如何飆高音不破音、如何跟背景音樂完美融合…… 這些東西不見得在他們的觀察範圍內。
怎樣是會唱歌? 我開口能發出聲音! 我能哼出旋律! 這就是會唱歌啊!
看來我跟碧昂絲也沒有差別嘛! 
 
問題就出在這裡~
 
由於觀察(聽)不出唱歌「有技巧」跟「沒技巧」的差別,因此判斷出自己是專業歌手。
畢竟自己唱得跟專業歌手沒兩樣嘛~
 
再舉一個例子!
 
對於專業的攝影師,從他們的視角看出去,如何設計畫面的架構、如何捕捉光影、如何抓朦朧感、如何人物和背景畫面協調等…… 這些都是值得琢磨的學問。
即使學攝影學了五、六年,依舊認為自己有很多可以學的。
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足,有更大的領域等著自己去挑戰和學習。
 
然而,對於觀察力不足的「攝影師」而言,只要能按下快門,那就算是會照相。
能按下錄影,那就是會攝影。
 
「攝影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嘛! 我一下就學會了!」
 
由於他們從來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,所以他們無法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不足。
 
這有點像文字遊戲。
 
但想想看,這是不是事實~
 
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已不知道什麼,又如何得知自己不足的是什麼呢?
 
你是否遇過一些自稱「修行人」的人,明明就修行了十年以上,還是有”明顯的”貪嗔癡慢疑。
但他們卻覺得自己超清淨,時常鄙視他人也是因為自己智慧無量,別人都比不上,到處攻擊與自身信仰不合者也很合理,因為自己永遠是對的……
 
咦? 十年的修行,怎麼我執還這麼強大?
更驚人的是,他們修行之前還沒那麼自大,怎麼修行之後變得如此傲慢了?
難道他們沒辦法看見自己一直在往反方向前進嗎?
這些人到底在修什麼呢?
 
當你要提醒他們,反而還被拿來比較。
 
「我修得比你久! 比你更早打坐! 比你更早吃素! 所以我講是對的!」
 
當一個人觀察力不足,那就會連自己知道什麼,不知道什麼,都搞不清楚。
 
以上三個例子,完全可以打臉「相信即看見」的錯誤用法。
你不會因為【相信】自己會唱歌就變得會唱歌,你只是【看見】其結果;事實層面可以是完全相反的。
 
研究報告顯示,沒有某種能力的人,也會缺乏能夠辨識自己有無這種能力的知識。
所以當一個人只有一丁點的才能和知識(或什麼都不懂)的時候,他們反而會對自己相當有自信。
但是,隨著學得越多,越了解到自己的認知不足,這時自信就會下降。
所以為何說,智者總是謙虛的,有話說才開口。
而愚者則總想張嘴說點什麼,以為自己什麼都懂。 
 
 
延伸閱讀
「相信即看見」的正反操作和謬誤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228310485969308&id=100063710731578
 
火車分離 – 謙虛與自大的視角解讀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230874702379553&set=pb.100063710731578.-2207520000..&type=3
 
《一哥饒舌:奇怪的審美》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0wp0awASSpw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豐盛一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