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0421_211623.jpg

追求自在的人,通常有兩種類型:

1. 藉由外在環境的變化,調整自己的心境。

2. 藉由修改外在環境的人事物,讓別人來配合自己好讓自己得到自在。

 

前者有機會得到永久的自在,但後者頂多只能享有短暫的自在。

原因很簡單,一個人能否自在,關鍵是在於他的內在狀態,而非外在環境的變化。

如果要靠外在環境的配合才能得到自在,那只要周遭的人事物一換,馬上又會開始覺得不舒服。

我們能把握的,不是外在環境的變化,而是自己的心境。

畢竟,一個人如何解讀外在環境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內在狀態。

 

 

有時候會被人問到這樣的問題:如果別人一直亂罵你,那該怎麼辦?

其實也不怎麼辦,不要急著馬上反駁,先花幾秒鐘想想看人家的批評是不是真的。

如果是,那就感謝對方的提醒,並且改進。

如果不是,那也不用放在心上,不需要懷有受害者情節。

在對方可以理解的情況下,解釋清楚就好。

如果對方不想聽,那也無所謂,尊重對方有他的選擇,不需要強迫對方照著自己想像中的樣子做事。

 

我還記得自己以前只要聽到別人的言語攻擊,馬上就想反擊回去。

好像別人罵我廢物,我就真的會變成廢物一樣。

後來領悟到,能夠對不實的言論一笑置之也是一種修養,那並不意謂你需要當著對方的面大笑,或是自認高人一等。

而是,既然對方講的都不是真的,那何必放心上?

 

你可以把別人對你的評語當成是一次「自我判讀」的機會,因為沒有人有辦法用言語影響你,除非某部分的你認同對方的說詞,或是"選擇"被影響。

同樣一句:多穿點,當心著涼。

有人會回答「謝謝,但我不冷」,也有人會回「你是認為我身體很弱嗎?」

當一個人帶著受害者情節的視角去解讀別人的話語,儘管對方是出自善意,他依舊看到了惡意。

同樣一句:你什麼都不懂!

有人會回嗆「那你又多厲害」,也有人只會笑一笑就帶過,因為他發自內心覺得這句話是荒唐、與事實不符的。

你如何解讀別人的話,跟你的內在狀態有極大的關係。

沒有人有辦法批判你,除非你選擇降低自己的頻率去跟對方的話語共振。

只有當你把對方給你的「自我判讀」拿來批判自己的情況下,你才有機會感受到別人在批判你。

這一點,包括信仰上的不合與質疑。

有些時候,別人否定、批判你的信仰,或是單純地對你的信仰有疑問,如果你對此發怒,這表示你並不是真的對自己的信仰有信心。

對方的言語,只是提供你「自我判讀」的機會罷了。

如果你真的了解、信任你的信仰,那別人說了什麼,對你又有甚麼影響呢?

 

不管我們做什麼,總會有人發出不同的意見和看法,而這也是很正常的,因為每個人的認知和個性都不一樣。

所以不用強迫對方來配合自己、照著自己的想法做事。

尊重每個人有不同的聲音,尊重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、信仰,儘管跟你的認知不一樣也不用去批判他人。

他有他的選擇,你有你的選擇。

當對方給你「自我判讀」的機會,好好的把握它,藉由這個機會去認識你自己。

夕陽無限好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自我判讀 頻率 批判
    全站熱搜

    豐盛一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