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rd  

第一堂課-自戀與自卑

 

網友:一哥,我想請問你關於顯化法則的問題。我跟你一樣是相當自戀的人,跟別人說話時常常會不知不覺的自誇,甚至有時候會自我膨脹。我相信在「思言行」中的言,我是運用得非常的妥當。但是,我的生活並沒有好轉的現象。我知道運用顯化法則需要耐心,但是很多事情我已經等超過五個月了,事情還沒發生,到底是怎樣?

 

一哥:不要去「等」事情發生,而是活在當下,活在喜悅之中,順其自然地讓事情發生,放下所有的期待;期待本身對於事情的進展是沒有幫助的,因為期待的狀態頻率是「我現在沒有」,那會顯化出更多的「沒有」。

你要瞭解「心想事成」是絕對的,所有的事情都在無法停止的運作當中,所以不要把時間花在顯化「等待」。

 

還有,思言行必須一致,而不是想一套說一套。

關於「言」的部分,關鍵不在於你說了什麼,而是你在說的時候,當下的狀態是甚麼。

 

網友:我沒有言行不一致阿。

 

一哥:會自我膨脹就是言行不一致的表現。

 

網友:喔......我以為有自戀的狀態是正確的。

 

一哥:沒有什麼是「正確的狀態」,只有「甚麼狀態能夠跟什麼頻率共振」的問題。

我想你可以進一步的瞭解,「自戀」跟「自我膨脹」是不同性質的東西,事實上,它們是相反面。

自戀 = 愛自己、迷戀自己。

自我膨脹 = 不愛自己、不知道自己的價值。

 

說簡單一點,自我膨脹是出自於自卑,而非自戀。

 

網友:啊?可是我沒有自卑感耶.....我的自我膨脹比較偏向於自大的那種。

 

一哥:自大也是自卑的衍生。我要講的這一段可能會有點尖銳,但是所有要跨出自卑感的人都必須先認清自己有自卑感的事實。不同的人對「自卑」這個詞有不同的定義和解釋,對我來說,自卑就是「沒有認清自我價值的感受」。

 

自戀的人是不需要膨脹自己的,因為他們愛真正的自己都來不及了,哪需要去膨脹它?

需要膨漲自己,表示「無法完全的接受現在的自己」,因為不夠喜歡自己、不瞭解自己的價值,才會需要靠膨漲自我來博取其他人的肯定。

 

比如明明不懂還要裝懂、明明沒有女朋友卻硬要宣揚自己女友很正、到處攀關係,而且動不動就找機會跟別人說的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有多好、喜歡炫耀新衣服、新褲子,深怕周遭的人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煥然一新等等的人。

這些都是不瞭解自我價值的人才會出現的表現,他們總是想藉由別的東西來凸顯自己的價值,即使是不實的也要捏造。

 

 

我舉一個我過去在幫派裡常見的例子: 

 

所有真的混得很大尾的頭頭,從來不會說自己混得多兇、多好,因為沒有必要。

相反的,那些叫得最大聲的,都是在幫派圈最底層的小人物,深怕周遭的人不知道自己有在混一樣。

說穿了,就是自卑感作祟。

 

網友:難道喜歡炫耀不是自戀的行為?

 

一哥:不是,因為自戀的人不需要炫耀,他們愛自己,所以「做自己」這件事對他們而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滿足感的表現。

當一個人不夠滿意自己的時候,才會想要自我膨脹,藉由其他人的肯定來得到滿足。

 

網友:那一哥不會自我膨脹嗎?

 

一哥:會,只限開玩笑的時候。如果我是開玩笑的,最後我一定會讓聽者知道。

 

網友:是嗎......我之前翻你FB,發現你曾自稱自己是「救世主」。你現在還會這樣認為嗎,還是這也是玩笑之一?

 

一哥:這不是玩笑,而是肺腑之言。

 

網友:所以這不算自我膨脹?

 

一哥:不算。我所做的一切都偏向於「提升世界的頻率」,其中包括推動<事件>、內觀清理、打網誌讓更多人覺醒、大規模光束療癒、公開分享真相和一些我還未公開過的事情等等的。我知道自己是什麼,我只是說出「我所是」而已。這跟自戀或自卑沒關係,我只是講出一個事實。

不過當我說自己是救世主的時候,並不意味著我說自己是「唯一一個救世主」,這點還請不要誤會。

 

很多人受到洗腦文化的影響(特別是東方人),總是會把否定自己當成是謙虛的表現。以顯化法則的角度切入,我認為大家最好開始選擇說實話,而非三不五時就講那些否定自我的言語。你是甚麼就說什麼,對於事實不用太吝嗇。

 

網友:好吧。那如果別人都不喜歡你講實話怎麼辦?

 

一哥:「別人」是指誰? 周遭的人嗎?

 

網友:對阿。

 

一哥:不能接受事實的人,也沒什麼好鳥的阿。

 

網友:果然是一哥阿......生命中只會遇到有兩件事,不是「重要的事」,就是「干我鳥事」。

你是這麼說的吧?

 

一哥:是阿。誠實的做自己,創造屬於你自己的交友圈,不要為了交友而交友,選擇做自己你才有機會吸引到永遠待在你身邊的人。至於本來就不能跟你共振的人,你也不會想把他們留在身邊。

 

網友:那要怎麼克服自卑感?

 

一哥:既然你存在,就一定有它的價值,認清這一點,然後付出最大的努力,為世界貢獻出最好的你。

 

網友:這樣就可以克服自卑感了嗎?

 

一哥:你不需要克服它,你只要去瞭解「自卑」本身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讓你知道你並沒有全然的認清自己的價值。當你真正認清自己的價值,自卑感就會消失,因為它不再有存在的意義。

說穿了,沒有人有自卑的必要,人們會自卑完全是對自我價值誤解所出現的錯覺。

這個錯覺通常是透過與他人比較而產生的,比如......覺得自己不夠好看、不夠有錢、表現不夠理想等等,這些都是主觀認定。

瞭解自己的「原創性」,瞭解每個人都有他的原創性,自然就會看透「比較心態」是沒有意義的。

會想要和別人比較,就是還未領悟到自己原創性的最佳證明;所有自卑的人都是如此。

 

網友:但是不和別人比較,我們要如何進步?

 

一哥:透過「比較」所帶來的進步是緩慢且有限的,因為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都不一樣。

反之,如果瞭解每個人都有他的原創性,並且以「互助合作」來取代「互相比較」的生活方式,讓大家在自己適合的崗位效力,社會整體才會有快速、無限的進步。

 

已經有這麼長的時間讓大家觀察、回顧我們的歷史,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以看出「競爭」帶來的實際效果是「人才耗損」,而非集體進步。

有競爭就會有輸家和贏家之分,以「一體性」來看,讓社會中任何一個成員變成輸家,表示社會還停在原始階段(在乎個人輸贏)。

 

網友:所以每個人都一定有他的價值嗎?

 

一哥:是的。

 

網友:找出自己的價值,自卑感就會消失?

 

一哥:瞭解自我價值,並且為世界貢獻出最好的你,是的,自卑感就會消失。

 

網友:一哥......你這樣說似乎有點矛盾的意味。

 

一哥:怎麼說?

 

網友:如果我沒會錯意,你上面說道「不能跟你共振的人,你可以不用鳥他」,但是下面又提到「瞭解每個人的原創性,並且以互助合作的方式來生活」。請問一下,如果只因別人跟自己意見不合就不鳥別人,這樣要如何互助合作?而且,說真的,如果完全不鳥跟自己不同的聲音,那就會變得很偏激,很自我為中心。這點你還同意吧?

 

一哥:同意,不過你誤會了「沒在鳥」的意思。當我講「不鳥他」,不表示你要「否定他」,這是不一樣的。

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。

 

如果完全不鳥跟自己不同的聲音,那就會變得很偏激,很自我為中心?

 

我沒有說要完全不鳥跟自己不同的聲音,而是當你瞭解自己並定義自己之後,如果有人否定真實的你,你不需要因為對方的誤解而放在心上;那就是「沒在鳥」的涵義,知道自己在做什麼,無需把他人不實的否定放在心上。

我們永遠都可以去聆聽對我們有幫助的意見,至於沒有幫助的標籤,無需在意。

一個太容易在意別人標籤的人,其實才是自我為中心的表現。

 

順帶一提,動不動就否定他人也是一種自卑的表現。

只有認為自己不行的時候,才會認為別人也不行。

由於注意到自己投射到對方的身上頻率,所以才透過別人看到了自己。

 

如果只因別人跟自己意見不合就不鳥別人,這樣要如何互助合作?

 

如上面所說,「沒在鳥」的核心定義其實就是「知道自己在做甚麼,無需把他人不實的否定放在心上」。

並非意見不合就不鳥別人,這其中含有錯誤理解。

 

然而,運用「沒在鳥哲學」,反而能夠讓人更輕鬆自在地完成互助合作。

原因是這樣的:

由於每個人都有他的原創性,因此每個人的人生課題也不一樣。我們只是單純地做自己,不需要去拉著任何人跑,給予所有人選擇的空間。

能夠接受(共振)你的人會留下,不能接受(無法共振)你的人,也不用刻意把他們留在身邊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路要走。

要學會「互助合作」,首先一定要先懂得「互相尊重」。雖然我們是一體,但我們都代表著不同的視角、擁有著不同大腦和物質身體,我們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,有不同的經驗正在顯化,這是很正常的。

尊重、包容對方有選擇與自己不同意見的自由意志,並且讓無法共振的人離開。

「強制合作」並不是一種合作機制,而是一種控制欲望。

專注於你認為重要的事,並且吸引能夠跟你併肩作戰的夥伴,事情才能被順利的推動。

如果總是專注於誰誰誰的意見跟你不合,那事情將會沒完沒了;光是與對方口角爭執就可以花上大半天。

 

網友:原來如此。

 

一哥:「沒在鳥哲學」並非排他主義,這不是一種「與我意見不合者就得滾蛋」的反應模式;而是「不會把與自身無關的信念往身上攔」的生活態度。

 

網友:大概懂了......不過有幾個地方我其實不是很明白。

 

一哥:說來聽聽。

 

網友:一哥身為沒在鳥先生,似乎是完全不在意他人的標籤?

 

一哥:如果我覺得對方說的有道理,我會鳥一下。所以要看情況。(嚴格說來,「沒在鳥先生」這個名詞就是朋友給我的標籤)

 

網友:好的,但大部分的標籤,相信一哥是沒在鳥的吧?

 

一哥:可以這麼說。

 

網友:所以別人對你的評價,只要你覺得不是真的,你都不會放在心上?

 

一哥:如果不是真的,那就沒必要放心上。

 

網友:常常不在乎別人的標籤和評論,這樣不會有點自我為中心嗎? 一種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感覺?

 

一哥: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因為我們只能注意到包括自己頻率的部分。不過過度的在乎別人的標籤,那才是自我為中心的表現。

 

網友:這樣的解讀我完全無法理解。其實你剛剛講的時候,我就聽不是很懂了。你現在又講了一遍,讓我決定要問清楚。

太在乎別人的標籤,反而是自我為中心的表現? 一哥你真的知道「自我中心」的意思嗎?

我認為常常忽視別人的評價,才是自我為中心;只在乎自己,不在乎別人說了甚麼,這才是自我中心吧!

 

一哥:呵呵,看樣子我有必要把「沒在鳥哲學」公開分享才行......

當你能把這一套哲學運用在生活之中,你上面問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......

 

 

下集繼續......

 

沒在鳥先生的三堂課(中): <入口>

沒在鳥先生的三堂課(下): <入口>

 

arrow
arrow

    豐盛一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